【親子三角關係系列 (三)】 母女的四種依附關係 (下)

17th August, 2022

上回小君子和大家一起探討了兩種母女的依附關係——安全型依附關係焦慮型依附關係(點此重溫上一篇文章:【親子三角關係系列 (二)】 母女的四種依附關係 (上)),這次讓我們繼續討論剩下的兩種,並解釋爸爸在母女關係中的角色(【君子養成路】父母的陪伴會影響孩子到長大?)。

3. 逃避型依附關係 

倘若媽媽處於經濟、社會、工作或家庭關係的壓力中,或者對人生、婚姻及母親角色產生質疑或迷惑時,認為孩子是自己追求夢想人生的障礙,繼而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和人生困境推卸到孩子身上。當孩子表達需求時,她們會不耐煩,認為孩子在找自己麻煩。例如孩子肚子餓、跌倒、有疑問或想撒嬌時而去找媽媽,媽媽總是煩躁地擺手,並嫌棄道「走開,別來煩我!」,或是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沒有表情地拒絕。

孩子無法從母親身上獲得正面和善意的回應,所需求的愛和關懷無法被滿足,想靠近但又被無情推開。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退縮和迴避的心理,逐漸放棄向母親說出自己的需求,自己照顧好自己。在外面遇到困難、挫折、委屈或難過時,寧可自己承受也閉口不提,不願意向他人求助,孤身一人消化解決,壓抑著負面情緒。

孩子對母女關係的解讀是「媽媽不理我,說明我不夠好。」,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完美、不值得被愛、否認自身的價值,害怕被別人忽視、拒絕、冷漠以待,通常不會主動靠近別人。與朋友相處時,會忍不住擔心朋友會像母親一樣漠視自己的需求,不願意向朋友說出自己的心事,內心經常感到空虛、寂寞和無助。遇到生活或工作壓力時,他們看似能自立自強地獨自處理問題,不需要向他人求助,實際內心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但是擔心承受被忽視或拒絕的痛苦,所以努力讓自己變得堅強,不需要依靠他人,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4. 混亂型依附關係

在陌生情景測試中,約15%孩子與母親的互動屬於第四類依附類型——混亂型依附關係。假如媽媽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嚴厲打罵或貶低自尊,她們心裡會成年累月地堆積了很多情緒壓力,對兒童教育的認知也容易偏差或錯誤。她們一方面不想重蹈覆轍,使用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去責罰或打擊孩子,讓孩子承受自己當年的痛苦,另一方面卻總是不知不覺地重複使用這樣的方式,或是因為未能學到新的教導方式和態度,情急之下依舊對孩子嚴厲打罵。嘴上說著是為了孩子好,「不打不成才」,但事後又覺得後悔自責,想盡辦法道歉和彌補孩子。


久而久之,媽媽逐漸同時成為孩子恐懼和安撫的來源,因而形成混亂的依附關係。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及與媽媽的關係感到混亂,不知道自己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好像經常做錯事,但又不知道怎麼改正,很疑惑媽媽的打罵真的是代表愛嗎?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覺得很痛苦,不知不覺地呈現「外化行為」問題,將壓抑許久的情緒和壓力用外顯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暴躁、違抗、多動、攻擊等;或是試圖以惡劣的行為去反抗媽媽的控制,吸引媽媽的注意力,來獲取扭曲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例如叛逆、鬥毆、盜竊等。

在如此扭曲而混亂的母女關係中長大的孩子,與人相處或者被別人照顧、協助時,經常會覺得迷惑錯亂,分不清別人是否真正愛他、真心待他,質疑雙方的關係,經常變化無常。他們會以辱罵、貶低自尊心的方式,掌控對方的言行舉止和心理變化,要求對方順從和滿足他的需求。但是他們有時又會很厭惡這樣的自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情緒起伏不定,甚至惱羞成怒先推開對方,保持安全距離,讓人覺得反覆無常難以理解。

以上的母女關係困局並非由獨自一人造成,母親原生家庭的成長經歷、父親原生家庭的成長經歷、夫妻關係、三代家庭的相處方式等因素,都會層層疊疊地相互影響。例如媽媽在原生家庭形成的依附關係是逃避型依附關係,當她遇到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主動溝通的寶寶,就會覺得自己被忽略,自己不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不知不覺就想要躲起來而忽略孩子,繼而形成孩子逃避型的依附關係。代代相傳,很有可能每一代都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若想揭開這樣的糾結關係,媽媽不僅要理解孩子的先天性格和氣質,還要探索自己原生家庭形成的依附關係類型,懂得如何正面促進母女關係以及母女之間消極行為的影響,才能調整自己而培養良好的母女互動關係。 


延伸閱讀:

【親子三角關係系列 (一)】 母女糾紛和矛盾的由來

【親子三角關係系列 (二)】 母女的四種依附關係 (上)

【親子三角關係系列 (四)】三角關係更衝擊複雜化母女關係


更多推薦閱讀:

【君子養成路】迎接孩子青春期 建立亦親亦友的關係很重要

【君子養成路】身教重於言教 是時候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