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明明沒有教過小朋友但在某天,他卻突然說了某句話/做了某件事令你覺得很震驚……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中,他讓參加的小朋友分別觀看暴力對待玩偶等等行為的影片,然後再安排小朋友單獨到一間有布偶的房間內。然後發現小朋友都會跟隨影片中的暴力方式對待充氣玩偶,例如用玩具槍或者拳擊玩偶,由此可見其實小朋友會透過觀察和模仿而學習。
所以,當小朋友作出一些不可理喻的行為時,不要只是一味地指責和制止他們的行為,反而應該去理解他們背後的想法。
理解孩子的難處
說白了,其實孩子年紀還小,認識的詞彙比較少,未必能夠在情緒化的時刻直接去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孩子一步一步說出自己個感受。例如,當孩子揮拳的時候,先讓大家有一個冷靜期,例如給孩子五分鐘獨處的時間,然後再問問孩子「發生什麼事情了?」、「讓爸爸媽媽猜猜,你現在是覺得很憤怒嗎?」等。只有得到父母的接納,孩子才願意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嘗試敞開心扉,直接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改善壞習慣
我們明白有些孩子情緒化的時候,未必能夠把爸爸媽媽的話聽進心裡,面對這些壞習慣,我們應該先讓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跟孩子講解為什麼該行為不可取。因此,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指定獎賞和罰則,並且叫孩子承諾會遵守。
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S.F. Skinner)曾經提出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可以用作改善孩子的行為。當中提及正面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負向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正向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負向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這幾個方法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方法在預先跟孩子約定好要遵守的守則下,可以讓孩子一步一步慢慢改善自己的行為。
1. 正向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 做出正確的行為可以有預期想達到的結果 例如:讓孩子明白到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孩能夠交到更多朋友。 |
2. 負向增強 (Negative Reinforcement) 好行為可以減少出現負面的結果 例如:讓孩子到公園玩之前塗上太陽油,可以避免曬傷。 |
3. 正向懲罰 (Positive Punishment) 做出不當行為會受到懲罰 例如:當孩子不溫習,考試不及格就會被罰留堂。 |
4. 負向懲罰 (Negative Punishment) 做了錯誤的行為會失去自己想要的東西 例如:孩子自修課時不做功課,在課後不能到公園玩,要回家完成功課。 |
例如有家長分享,小朋友習慣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會出手打人,作為一個發洩或者表達情緒的方式。但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傷人乃刑事罪行,會有一定的法律責任,因此也必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為打人這個行為負責人。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考慮用到負向懲罰,例如當孩子動手打人之後,會被罰扣起部分零用錢作為負向懲罰。這種恰當的小懲罰能夠讓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執行這個罰則之前,必須肯定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錯處在那,例如讓孩子自己知道打人不正確因為別人會痛,也確保孩子同意自己執行罰則,例如問「所以媽媽是否應該按照約定扣些零用錢?」,以免影響親子關係。
要改掉壞習慣或者建立好的習慣均需要花上很長時間,希望家長能夠透過以上的分享找到一個有效的方式,讓孩子一步一步變成一個懂得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小君子」。
更多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