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個過程中,會對於外界的事物感到好奇。因此常常模仿自己看到的行為,相信家長最頭痛莫過於孩子學壞 (推薦閱讀:【教育心理學】明明沒有教過,小朋友從哪學的壞習慣?)。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著想,總會想效法「孟母三遷」,盡量令孩子身邊都環繞著會豎立好榜樣的人。 然而,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與其要求身邊的人都做到一百分,不如想辦法令孩子在遇到不同情況下都能明辨是非。
不少家長看到子女的錯誤行為時第一個反應都是擔心或者憤怒,亦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有時候家長希望矯正孩子的行為,卻發現孩子總是「左耳入,右耳出」,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推薦閱讀:【君子養成路】小朋友講不聽,說不動?好頭痕,怎辦好?)。
因此覺得教導孩子是一件非常費心、困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部分,雖然我們會盡可能避免讓孩子接觸不良資訊,從而避免他們學習一些不可取的行為,但是我們並不可能完全隔絕孩子從多方面獲取資訊或者通過觀察別人學習他人的行為 (推薦閱讀:【教育心理學】「學好三年,學壞三日」,學好真的那麼難嗎?)。因此,家長宜透過引導孩子思考,讓他們漸漸學懂分辨是非,才是長遠而言能夠讓孩子維持良好行為的有效方式。
關鍵在於學習的模式
家長們,可以試回想一下自己兒時上學時,自己所作出的行為有多少是經過自己心思熟慮才行動的?又有多少行為只是因為父母不允許而不做。年紀小的孩子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為什麼某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而最能夠令孩子信服,並且將接收到的資訊牢記心中,關鍵在於下文分享的學習模式。
心理學家Peter P.J.L Verkoeijen與他的團隊做了一個研究,實驗結果發現,在眾多學習方式中,當學習的人先嘗試用自己的能力回答,而且得到適切的評語,能夠讓學習的人記住學習的內容,並有更好的表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同樣,家長可以主動問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不同情境,然後先讓孩子表達自己對該事情的看法,最後才跟孩子客觀地分析他們會採用的方式是否可取。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告訴我們:他們看到街道上有人取笑摔倒的人,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覺得這個行為是否可取,如果孩子表示自己也有參與其中取笑摔倒的人,家長不用急著指責孩子這個行為不恰當,可以先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想想,當自己摔倒的時候,被別人取笑會有什麼感受呢?從而讓他們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時,記得別人可能會因此而覺得難堪。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上前看看有沒有自己可以幫上忙的地方,而非取笑別人。這樣是否比起直接指出指責孩子取笑別人的行為更加有效呢?(推薦閱讀:【君子養成路】養成最強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才是王道!)
所以,當您發現子女好像沒有認真記住自己說的話,不用急著指責孩子,可以嘗試以問答的形式教導。透過這種雙向互動學習,改善教育孩子的成效,讓每個小朋友都成為一個「小君子」(推薦閱讀:【君子養成路】如何從生活小事中讓小朋友學習禮貌?)。
資料參考:Verkoeijen, P. P., Tabbers, H. K., & Verhage, M. L. (2011).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esting and Restudying on Recollection in Recognition Mem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8(6), 490-498. doi:10.1027/1618-3169/a000117